2月29日,成师附小万科分校五年级50余名学生来我馆开展主题研学活动。同学们深入了解家乡文化,了解李劼人生平故事,感悟李劼人家国情怀。
“菱窠”是什么意思?“我知道‘菱’是一种水生植物。”“我知道‘窠’是鸟虫的巢。”同学们对李劼人先生的故居菱窠早有攻略。“菱”此处指的是李劼人故居旁边的水塘“菱角堰”,“窠”此处指的是茅屋。“菱窠”即为“菱角堰旁的茅屋”之意,这是抗日战争时期李劼人为躲避日本飞机轰炸所建的“疏散房子”。从1939年春举家迁居于此,到1962年去世,李劼人在此居住、生活24年。李劼人逝世后,依据其遗愿,其亲属把菱窠及历年所藏书籍、字画全部捐赠国家。1982年5月,成都市人民政府拨专款修复李劼人故居。1987年6月,李劼人故居正式对外开放。同学们详细了解了李劼人故居的来由。
“为什么国家会给李劼人修复故居,并作为一个景点开放呢?”“因为李劼人先生给我们留下了文学作品。”“因为李劼人先生爱国奉献,他无私地支持文化事业。”作为家乡人,一部分同学已经随家长参观过菱窠,了解这位家乡名人的故事。李劼人先生是著名作家,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学遗产;他是法国文学翻译家,一生翻译法文长篇小说9部,多达200万字;他是爱国的实业家,其所经营的嘉乐造纸厂位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的进步文化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同学们进一步加深了对李劼人生平的认识与了解。
在我馆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同学们陆续参观了李劼人故居正楼房、厢房和李劼人生平事迹展厅等,了解李劼人收藏字画的故事,感悟他的无私奉献精神。同学们通过不断提出疑问,对李劼人的认识进一步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