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上午,由成都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成都市李劼人故居纪念馆、成都云公益发展促进会承办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专业志愿365项目“传颂天府文化 厚植国家情怀”李劼人文化推广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在我馆举行。25名来自社区、成都高校、企业等热爱成都文化的志愿者们参加了活动。
观李劼人社会生活图文展,感受为国为民为家情怀大爱
成都云公益“李劼人文化推广志愿者服务队”的志愿者们在我馆工作人员的带领下,“重读”李劼人先生的爱国情怀,更重要的是,这支志愿者队伍将通过系列培训,承担起李劼人故居纪念馆的讲解志愿服务工作,以此为窗口,把成都文化,把党史学习推广到群众生活中去。
志愿者们怀着崇敬之情观看了“李劼人先生爱国社会活动图文展”,聆听了李劼人生平事迹讲解并参观了李劼人先生生活、写作和工作的地方,全面了解李劼人作为作家、实业家、社会活动家,对乡土成都的热爱与贡献。
李劼人先生爱国社会活动文展通过文献资料、50余张珍贵图片展现李劼人先生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新中国成立后所从事的爱国社会活动,以及为社会发展和进步所做的贡献。
听李劼人生平大事迹,汲取坚定立骨勇于担当精神营养
随后,志愿者们参观了李劼人生平事迹展厅,我馆工作人员重点讲解了李劼人先生在文学和实业上取得的成就。巴金先生说:“他(李劼人)是成都的历史家,过去的成都活在他的笔下。”郭沫若先生说:“(李劼人)凭借着各种各样的典型人物,把过去了的时代,活鲜鲜地形象化了出来。”李劼人的文学创作是“活”的,他是“成都日常生活的观察者和发现者”,他的文学作品提供了“清末民初社会的一个横切面”。
中央于1979年11月召开了“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大会报告正式列举了“三十年代的革命文艺,以它强烈的战斗精神,鼓舞了处于民族压迫和阶级压迫下的广大人民,为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为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鲁迅的战斗杂文、散文和其他作品,茅盾的《子夜》等小说,叶绍钧的《倪焕之》,巴金的《家》,曹禺的《雷雨》,老舍的《骆驼祥子》,李劼人的《死水微澜》等,都是脍炙人口的作品。”为李劼人及其作品作出极高评价。
李劼人还是爱国实业家,他所主持的嘉乐纸厂在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为文化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提出设立“文化事业补助费”,无偿的资助大中小学、孤儿院、慈善机构、贫病作家、文化团体等。
谈学习教育心得感受,传承劼人精神弘扬天府文化
在成都云公益和志愿者代表的领读下,大家一起“重读”李劼人先生的名篇名句,为成都有这样一位伟大的文学家、爱国者而倍感自豪。
“不管是过去还是未来,人民永远都会记住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我们今天的到来就是对李劼人精神的传承,虽然做不到那样的高度,但我们能做好身边的小事也是对社会的贡献。”
“身为成都人,之前却并不了解李劼人先生,今天来到这里,了解到在那样一个充满变革的时期,不管是在实业还是文学方面,李劼人先生都能为社会做出如此大的贡献,我觉得他是一个非常伟大的人物”
“作为一名母亲,我感受最大的就是榜样的力量,在孩子还是一张白纸的时候,能够去认知、学习这些为社会积极奉献的榜样,对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观非常重要”。
谈对李劼人的解读,谈对成都文化的热爱,谈传播李劼人先生精神文化遗产的责任,疏淡养心、坚定立骨、正直有爱、勇于担当就是志愿者们由衷地表达。